010-83227282

小心!这3种油正在悄悄喂养肿瘤?你家餐桌上可能天天见!

2025-10-17 08:39:45

小心!这3种油正在悄悄喂养肿瘤?你家餐桌上可能天天见!

 

油是饮食的灵魂,但选错、用错油,可能成为健康隐患的“帮凶”。以下3种常见油脂暗藏致癌风险,或许正摆在你家厨房。

 640 (9)(1).jpg

一、反复煎炸的“回锅油”:高温下的致癌炸弹

 

炸过丸子、薯条的油舍不得倒,留着下次炒菜?这种习惯正在埋下健康隐患。油在高温反复加热中会发生氧化酸败,产生多种致癌物,其中苯并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,明确具有致癌性[__LINK_ICON]。同时,反复煎炸还可能生成反式脂肪酸,不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,还会通过促进慢性炎症为肿瘤生长创造条件。

 

更值得警惕的是,油的反复使用次数越多、加热温度越高,有害物质浓度就越高。街边炸串、油条摊若使用这类油,风险同样显著。

 640 (8)(1).jpg

二、小作坊“土榨油”:黄曲霉素的温床

 

不少人觉得“土榨油”原生态、营养足,但这种认知存在严重误区。小作坊生产条件简陋,原料筛选依赖人工,极易遗漏霉变油料,且缺乏精炼去毒工艺,导致黄曲霉素超标风险极高。有检测显示,203份土榨花生油中76.85%检出黄曲霉素,9.85%超标。

 

黄曲霉素与苯并芘同属Ⅰ类致癌物,毒性是砒霜的68倍,常规烹调温度无法将其破坏,长期微量摄入会严重损伤肝脏,是肝癌的重要诱因。反观正规品牌成品油,即便采用溶剂浸提,也会通过精炼工艺去除毒素,安全性更有保障。

 640 (7)(1).jpg

三、过量食用的饱和动物油:削弱免疫助肿瘤

 

猪油、牛油等动物油香气浓郁,但过量食用暗藏风险。哈佛医学院研究发现,以这类动物油为主的饮食会削弱免疫细胞功能,加速肿瘤生长。核心问题在于其富含的饱和脂肪酸——过量摄入会引发肥胖、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,而慢性炎症正是多种癌症的“温床”。

 
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明确建议,成年人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-30克,其中猪油等动物油占比需控制在50%以下,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谨慎食用。

 640 (6)(1).jpg

健康用油避坑指南

 

1. 拒绝危险用油:彻底杜绝反复煎炸油,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因氧化变质也应丢弃;不买来源不明的散装油和小作坊土榨油,选择正规品牌预包装产品。

2. 选对健康油脂:优先选择菜籽油、橄榄油、茶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,或亚麻籽油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品种,建议定期更换油类或使用调和油。

3. 规范用油方式:控制用量,避免高脂饮食;煎炸时选高温稳定的菜籽油、花生油,减少有害物质生成;油脂需密封冷藏,远离光、热和氧气。

 640 (5)(1).jpg

食用油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关系健康,避开这3种“风险油”,科学用油才能守住餐桌防线。




(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