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节欢庆时,肿瘤患者切勿“踩雷”!这些事比治疗还重要
2025-09-30 09:54:46
双节欢庆时,肿瘤患者切勿“踩雷”!这些事比治疗还重要
中秋遇国庆,阖家团圆、亲友欢聚的氛围格外浓厚,但对于肿瘤患者而言,节日里的饮食、作息、活动等细节若处理不当,可能给身体恢复带来隐患。比起暂时放松对治疗的关注,避开生活中的“雷区”,做好自我管理,对病情稳定更为关键。
一、饮食“踩雷”风险高,这样吃更稳妥
节日餐桌往往丰盛油腻,肿瘤患者的消化系统、免疫系统可能因治疗变得脆弱,饮食上需格外警惕“三多一少”——高油、高糖、高盐食物多,新鲜蔬果摄入少。
不少家庭会准备油炸食品、腌制肉类、甜腻点心等节日特色食物,这类食物不仅难以消化,还可能加重身体代谢负担,尤其对正在接受化疗、放疗的患者,可能诱发恶心、腹胀等不适。同时,亲友聚餐时难免劝酒,酒精会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,还可能影响药物代谢,增加肝损伤风险,无论治疗期还是康复期,都应严格禁酒。
建议遵循“清淡、均衡、易消化”原则:主食优先选择粥、软饭、面条等软烂食物,搭配清蒸鱼、去皮鸡肉、豆腐等优质蛋白,多吃西兰花、菠菜、苹果、猕猴桃等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;若想品尝节日美食,需控制分量,浅尝辄止,避免空腹食用生冷、辛辣食物。此外,切勿轻信“保健品能替代药物”的说法,节日期间若想调整营养补充方案,需提前咨询主治医生,避免盲目服用保健品影响治疗效果。
二、作息紊乱伤免疫,别让“放松”变“放纵”
节日期间走亲访友、熬夜追剧、晚睡晚起等情况常见,但肿瘤患者的身体修复依赖规律作息,长期睡眠不足或作息紊乱,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,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。
部分患者认为“节日难得放松,多玩会儿没关系”,但过度劳累可能导致乏力、头晕等症状加重,甚至影响后续治疗进度。建议保持与平时一致的作息节奏:每天固定睡眠时间,保证7-8小时睡眠,避免凌晨1点后入睡;走亲访友时控制时长,每次不超过2小时,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;若感觉疲劳,及时卧床休息,不要硬撑。此外,可适当安排轻度活动,如饭后散步15-20分钟,或在室内做简单拉伸,帮助促进血液循环,但要避免爬山、长途旅行等高强度运动。
三、情绪波动藏隐患,平稳心态更利于恢复
节日里亲友团聚的热闹场景,可能让部分患者产生焦虑、抑郁等情绪——有的患者担心自己的病情影响家人心情,有的则因身体不适无法参与集体活动而感到孤独,这些情绪波动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身体状态,不利于病情稳定。
建议主动调节心态:若担心给家人添负担,可坦诚与亲友沟通,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,避免强行参与活动;若感到孤独,可与家人一起做些轻松的事,如看电影、聊家常;若情绪低落难以缓解,及时通过电话与主治医生或心理医生沟通,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。同时,亲友也应给予患者适当关怀,避免过度关注病情或频繁询问治疗细节,多聊些轻松的话题,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。
四、治疗计划不中断,这些细节要牢记
节日期间最容易被忽视的“雷区”,是擅自调整治疗计划——有的患者因担心治疗影响节日安排,擅自推迟化疗、放疗时间,或减少药物剂量,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病情反复,甚至影响整体治疗效果。
无论节日与否,都应严格遵循医嘱:若治疗时间与节日冲突,提前1-2周与主治医生沟通,看是否能调整治疗方案,切勿自行更改;按时按量服用药物,若忘记服药,不要随意补服双倍剂量,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;随身携带病历本和常用药物,若出现发热(体温超过38℃)、持续呕吐、便血等异常症状,立即前往医院就诊,不要因“过节怕麻烦”延误处理。
节日欢庆的意义,在于家人平安、身心舒畅。对肿瘤患者而言,避开上述“雷区”,做好饮食、作息、情绪和治疗管理,就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祝福。愿每一位肿瘤患者都能在平安、稳妥的前提下,度过一个温馨的双节。
(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