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0-83227282

手脚出现这4种异常,别忽视!可能是血管“堵”了,尽早检查

2025-09-24 15:18:29

手脚出现这4种异常,别忽视!可能是血管“堵”了,尽早检查

 

血管就像人体内的“交通网络”,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到全身各个器官。一旦血管出现堵塞,血液循环受阻,手脚作为身体的“末梢部位”,往往会率先发出“信号”。很多人觉得手脚不适是小事,忍忍就过了,却可能错过血管问题的最佳干预时机。以下这4种手脚异常,千万别忽视,很可能是血管堵塞的预警。

640 (4)(1).jpg 

1. 手脚冰凉,保暖后也难缓解

 

不少人冬天会手脚冰凉,通常是天气寒冷导致血管收缩,保暖后就能改善。但如果明明穿得很暖和,手脚却常年像“冰疙瘩”,甚至夏天也冰凉,就要警惕血管堵塞了。

 

当血管出现狭窄或堵塞时,流向手脚末梢的血液减少,无法及时为手脚提供足够的热量,就会持续冰凉。比如下肢血管堵塞时,双脚冰凉的症状会更明显,甚至伴随小腿发凉;上肢血管堵塞则可能导致单手或双手温度偏低,与身体其他部位温差明显。这种冰凉不是“冻出来”的,而是“供血不足”导致的,单纯保暖很难从根本上缓解。

 640 (3)(1).jpg

2. 手脚麻木,伴随“刺痛感”或“无力感”

 

偶尔久坐、久蹲后,手脚会因为局部血液循环暂时受阻而麻木,活动几分钟就能恢复,这是正常现象。但如果手脚麻木频繁出现,比如走路时突然脚麻、拿东西时突然手麻,甚至伴随刺痛感、烧灼感,或者手脚变得无力,握不住东西、走路时脚“使不上劲”,就要警惕血管堵塞。

 

血管堵塞会导致手脚末梢神经因缺血、缺氧而受损,引发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下降。比如当脑部血管出现轻微堵塞时,可能会影响控制手脚的神经,导致单侧手脚麻木、无力;如果是四肢血管堵塞,可能会出现双侧或单侧手脚的麻木、刺痛,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正常行走和日常活动。

 640 (2)(1).jpg

3. 手脚皮肤颜色异常,发紫、发白或变青

 

健康人的手脚皮肤颜色是红润的,这是血液循环通畅的表现。如果手脚皮肤突然出现颜色变化,比如变得苍白、发紫,或者按压后恢复红润的速度变慢(超过2秒),很可能是血管堵塞的信号。

 

当血管堵塞导致供血不足时,手脚末梢缺血,皮肤会因缺乏血液滋养而变得苍白;如果堵塞情况加重,血液回流受阻,静脉血淤积在末梢,皮肤就会呈现紫色或青紫色,尤其在手指、脚趾末端表现更明显。比如下肢静脉血栓堵塞时,脚踝或小腿皮肤可能会发紫、肿胀,按压时还可能有疼痛感。

 640 (1)(1).jpg

4. 手脚出现“间歇性跛行”

 

“间歇性跛行”是血管堵塞的典型信号之一,尤其常见于下肢血管堵塞(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)。具体表现为:走路时突然觉得腿部酸痛、无力,甚至出现抽筋,不得不停下来休息;休息几分钟后,疼痛缓解,又能继续走路,但走一段距离(比如几百米)后,疼痛会再次出现,反复循环。

 

这是因为走路时,腿部肌肉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,但血管堵塞后,血液无法及时供应,肌肉缺血缺氧就会引发疼痛;休息时,肌肉对血液的需求减少,疼痛自然缓解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说明血管堵塞已经比较严重,若不及时检查治疗,可能会导致下肢缺血坏死,甚至需要截肢。

 640(1).jpg

血管堵塞的危害不容小觑,从手脚的细微异常到心脑血管疾病,都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。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上述4种手脚异常,别不当回事,建议尽早到医院做血管超声、CT血管造影等检查,明确血管情况。同时,日常生活中坚持清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,控制好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才能更好地保护血管,远离血管堵塞的风险。





(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