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抽烟不喝酒,为什么也会得口腔癌?
2025-03-31 14:47:56
不抽烟不喝酒,为什么也会得口腔癌?
很多人以为,只有长期抽烟、喝酒的人才会得口腔癌。但现实中,不少患者既不吸烟也不饮酒,却依然确诊!口腔癌的诱因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,今天就来揭开它的“隐形凶手”!
一、口腔癌的5大“隐形凶手”
1. 嚼槟榔——头号致癌物!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早已将槟榔列为1类致癌物(明确致癌)。
槟榔中的槟榔碱会破坏口腔黏膜,长期刺激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,最终可能恶变成癌。
案例:湖南、台湾等地槟榔消费大省,口腔癌发病率明显更高。
2. HPV病毒感染(人乳头瘤病毒)
高危型HPV(如HPV-16)不仅会导致宫颈癌,还与口腔癌、口咽癌密切相关!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口交、深吻等亲密接触传播。
数据:约20%-30%的口腔癌与HPV感染有关,且年轻患者比例增加。
3. 长期口腔溃疡、黏膜病变
普通口腔溃疡一般1-2周自愈,但如果同一部位溃疡超过2周不愈合,要警惕!
白斑、红斑、扁平苔藓等癌前病变,如果不干预,可能演变成口腔癌。
4. 不良口腔卫生
烂牙、尖锐牙尖、不合适假牙长期摩擦口腔黏膜,可能引发慢性损伤,增加癌变风险。
牙周炎、长期口腔感染也会导致慢性炎症,促进癌细胞生长。
5. 遗传因素 & 免疫力低下
家族中有口腔癌病史的人,风险比普通人高。
艾滋病患者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,免疫力低下,更易被癌细胞侵袭。
二、口腔癌的5个早期信号
✅ 口腔溃疡超过2周不愈合
✅ 口腔内出现白色/红色斑块,擦不掉
✅ 不明原因牙齿松动、张口困难
✅ 口腔内肿块或硬结,逐渐增大
✅ 吞咽疼痛、说话含糊不清
注意: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“上火”或“普通溃疡”,耽误治疗!
三、如何预防口腔癌?
1. 戒槟榔!戒槟榔!戒槟榔!
槟榔的致癌性已被证实,越早戒除,风险越低。
2. 接种HPV疫苗
9-45岁人群可接种HPV疫苗(如九价),降低HPV相关口腔癌风险。
3. 保持口腔卫生
定期洗牙、治疗烂牙,避免尖锐牙尖长期刺激黏膜。
4. 定期口腔检查
高危人群(如长期嚼槟榔、HPV感染),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黏膜筛查。
四、口腔癌能治好吗?
早期发现(肿瘤未扩散):5年生存率可达80%以上,手术切除即可。
中晚期(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):需综合治疗(手术+放化疗),生存率大幅下降。
口腔癌并非“烟酒人士专属”,槟榔、HPV、慢性炎症都可能成为诱因!
如果你有以上风险因素,或口腔异常持续不愈,务必尽早就医!
(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