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跳乱跳可能是心脏在求救!房颤的3个沉默信号,中一个快就医
2025-03-25 14:22:23
心跳乱跳可能是心脏在求救!房颤的3个沉默信号,中一个快就医
在生活里,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瞬间:突然感觉心脏猛地“咯噔”一下,或者心跳莫名加快、节奏紊乱,可没一会儿又恢复正常,于是你便没把它当回事?别小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心跳异常,这很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,背后隐藏的或许是房颤这一健康杀手。
房颤,即心房颤动,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。简单来说,正常情况下,心脏像一个精准的“发动机”,规律地跳动,推动血液循环。但发生房颤时,心脏的电活动出现紊乱,心房不再有序收缩,而是快速且无序地颤动,导致心跳节奏大乱。据统计,我国房颤患者已超1000万,且随着年龄增长,患病率显著上升,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5%,80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10%。然而,很多房颤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,或是症状容易被忽视,等到病情严重才就医,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。下面就来为大家揭秘房颤的3个沉默信号。
1. 莫名的心慌、心悸:这是房颤最常见的信号之一。很多人在房颤发作时,会感觉心脏突然“不听话”,跳动得又快又乱,就像怀里揣了只小兔子。有时这种心慌可能只持续几分钟,之后自行缓解,所以很容易被当作普通的心跳异常而忽略。比如,李大爷在爬楼梯时,突然感觉心跳加快,心慌得厉害,休息片刻后症状消失,他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,爬楼累着了。可后来这种情况频繁出现,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发作,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房颤。其实,这种毫无缘由的心慌、心悸,哪怕只是偶尔发生,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。
2. 容易疲劳、气短:当心脏因为房颤而无法有效地泵血时,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,就容易让人感到疲惫不堪,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。比如,王女士以前能轻松地步行几公里,可最近总感觉走一会儿路就累得不行,呼吸急促。她以为是工作太累,休息休息就好,结果症状越来越严重。去医院一查,竟是房颤在作祟。这种疲劳和气短与普通的劳累不同,它往往在活动量不大时就会出现,且休息后缓解不明显。
3. 胸部不适或疼痛:有些房颤患者会感到胸部隐隐作痛、闷胀不适,程度轻重不一。这种胸部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其他问题,比如胃痛、胸膜炎等。例如,张先生时常感觉胸口闷痛,他一直以为是胃不好,吃了胃药也不见好转。经过详细检查,才发现是房颤引发的胸部不适。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部不适,排除了其他常见病因后,一定要考虑房颤的可能性。
一旦发现自己有上述信号中的任何一个,应尽快就医。医生一般会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诊房颤,普通心电图就能捕捉到房颤发作时的异常心律;对于发作不频繁的患者,可能需要佩戴动态心电图(Holter),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脏电活动,以便准确检测到房颤。此外,心脏超声检查也很重要,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,判断房颤是否已经对心脏造成了器质性损害。
房颤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,危害极大。首先,房颤会显著增加中风的风险,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。由于房颤时心房颤动,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形成血栓,一旦血栓脱落,随血流进入脑部,就会堵塞脑血管,引发脑梗死,严重威胁生命健康,即便幸存也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,如偏瘫、失语等。其次,长期房颤还会导致心脏扩大、心力衰竭,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,降低生活质量,缩短寿命。
那么,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房颤呢?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,要做到戒烟限酒,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刺激心脏,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;合理饮食,减少高脂肪、高盐、高糖食物的摄入,多吃蔬菜水果、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;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的睡眠,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;适度运动,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,增强心肺功能,但要避免过度劳累。另外,积极治疗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也能有效降低房颤的发生几率。
心脏是人体的“生命引擎”,它发出的每一个信号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。了解房颤的沉默信号,及时就医检查,积极预防和治疗,才能让我们的心脏保持健康,享受美好的生活。
(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