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时节,警惕肿瘤趁 “机” 捣乱
2025-03-05 14:21:56
惊蛰时节,警惕肿瘤趁 “机” 捣乱
“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” 惊蛰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此时,气温回升,春雷乍动,万物生机盎然。但在这阳气上升、乍暖还寒的时节,对于肿瘤患者而言,却暗藏着诸多健康风险,需警惕肿瘤趁 “机” 捣乱。
一、节气特点与肿瘤关联
惊蛰时节,大自然阳气涌动,人体阳气也随之向外发散。中医认为,人体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在这个过程中,人体的气血运行加快,新陈代谢增强。然而,肿瘤患者本身体质较为虚弱,免疫功能低下,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差。这种节气变化带来的身体内部环境的波动,可能会让肿瘤细胞变得更加活跃,增加肿瘤复发、转移的风险。
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,气温的快速回升和多变的天气,容易导致人体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,免疫功能降低,从而易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。而对于肿瘤患者来说,一次小小的感冒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打击,影响身体的恢复进程,甚至影响肿瘤治疗方案的正常实施。
二、警惕消化系统肿瘤趁 “机” 捣乱
惊蛰后,饮食不当易引发消化系统问题,这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,如胃癌、肠癌患者尤为不利。此时,人们的食欲可能会有所增加,但如果不加节制地进食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或者暴饮暴食,会加重胃肠负担。例如,过多食用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,导致胃部不适,对于胃癌患者,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。而对于肠癌患者,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,加上活动量减少,易出现便秘,便秘时肠道内毒素堆积,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肠道微环境,促使肿瘤细胞生长。
三、关注呼吸系统肿瘤的 “蠢蠢欲动”
惊蛰时节的气候特点,使得呼吸道疾病高发,这无疑给肺癌等呼吸系统肿瘤患者带来更大挑战。气温不稳定,早晚温差大,稍有不慎,患者就容易着凉感冒,进而引发呼吸道感染。一旦感染,患者的咳嗽、咳痰症状可能会加重,严重影响呼吸功能。而且,肺部感染还可能导致身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,肿瘤细胞可能趁机加速生长和扩散。例如,一些肺癌患者在感冒后,原本控制较好的病情可能会出现反复,肿瘤标志物水平上升,给治疗带来困难。
四、肿瘤患者应对之策
(一)饮食调理
肿瘤患者在惊蛰时节的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为主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,如春笋、菠菜、芹菜、草莓、梨等,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,促进肠道蠕动。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,如瘦肉、鱼类、豆类等,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。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,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,避免食用生冷、辛辣、油腻食物。例如,胃癌患者可以多喝小米粥、山药粥等养胃的食物;肠癌患者则可多吃燕麦、红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预防便秘。
(二)生活起居
注意保暖,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受寒感冒。保证充足的睡眠,每晚尽量在 11 点前入睡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。适当进行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既能增强体质,又能愉悦心情。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,活动量要循序渐进。肿瘤患者居住的环境要保持清洁、通风良好,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。例如,每天开窗通风 2 - 3 次,每次 30 分钟左右,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。
(三)情绪调节
情绪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影响。惊蛰时节,人体肝气容易亢盛,而不良情绪如焦虑、抑郁等会进一步加重肝气郁结,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。肿瘤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,保持乐观、积极的心态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看书、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。例如,参加一些肿瘤康复患者的交流活动,分享彼此的抗癌经验,互相鼓励,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(四)定期复查与治疗
肿瘤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密切关注病情变化。在惊蛰时节,更不能因为身体暂时没有明显不适就忽视复查。一旦发现异常,如肿瘤标志物升高、身体出现新的症状等,要及时就医,调整治疗方案。同时,要按时按量进行肿瘤的规范治疗,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治疗,确保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。
惊蛰时节,肿瘤患者需格外警惕,从饮食、生活起居、情绪调节等多方面入手,积极应对,才能降低肿瘤趁 “机” 捣乱的风险,更好地促进身体康复,提高生活质量。
(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