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脏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
2025-02-19 15:17:32
肝脏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
在人体的复杂器官网络中,肝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它是人体的 “化工厂”,承担着代谢、解毒、合成等多项关键任务,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。然而,肝脏又是一个 “沉默的器官”,很多时候,即便受到严重伤害,早期也可能不声不响。不过,当肝癌逐渐侵蚀肝脏时,身体还是会释放出一些信号,提醒我们关注肝脏健康。
身体出现的异常迹象
肝区疼痛:这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。肝区位于人体右上腹,当肝脏出现肿瘤,随着肿瘤的生长,会牵拉肝脏的包膜,导致隐痛、胀痛或钝痛。这种疼痛起初可能不太明显,间歇性发作,容易被忽视,但随着病情发展,疼痛会逐渐加重,发作频率也会增加。
消化道症状:肝癌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,进而波及消化系统。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,很容易与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混淆,比如胃炎、胃溃疡等。但如果经过常规的胃肠道治疗后,症状仍不见好转,就需要警惕肝癌的可能。
黄疸:当肝癌组织侵犯胆管,或者肝脏功能受损严重时,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,进而出现黄疸。黄疸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巩膜(眼白部分)发黄,尿液颜色加深,如浓茶色,大便颜色变浅,呈白陶土色。黄疸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肝脏疾病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。
身体消瘦、乏力:肝癌细胞会大量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,同时肝脏功能受损也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合成。因此,患者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,伴有全身乏力、疲倦,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。这种身体消瘦和乏力与普通的劳累或营养不良导致的症状不同,是持续性且逐渐加重的。
背后的发病机制
病毒感染:乙肝病毒(HBV)和丙肝病毒(HCV)感染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。这些病毒长期在肝脏内复制,会导致肝脏细胞反复受损、修复,在这个过程中,肝细胞的基因容易发生突变,从而逐渐发展为癌细胞。
不良生活习惯: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,从酒精性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,一步步发展为肝硬化,最终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。此外,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,如发霉的花生、玉米等,也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,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,可直接损伤肝细胞的 DNA,引发肝癌。
遗传因素:某些遗传基因的突变或缺陷,会使个体对肝癌的易感性增加。如果家族中有肝癌患者,其他成员患肝癌的风险也会相应提高。
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
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,一旦出现典型症状,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,此时治疗效果大打折扣,患者的 5 年生存率较低。而早期肝癌通过手术切除、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,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,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。所以,对于肝癌高危人群,如有乙肝或丙肝病史、长期酗酒、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等,定期进行肝脏检查,包括血清甲胎蛋白(AFP)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等,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。
了解肝脏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,关注自身健康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定期体检,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措施。让我们重视肝脏健康,不给肝癌可乘之机。
(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